在煤矿巷道掘进是一项必不可缺的系统工程。掘进巷道的工程质量关系着其服务年限的长短和服务效果的好与不好。而掘进巷道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对围岩的控制程度和支护的合理可靠性。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炮掘工作面从放炮后到架设永久支护前对暴露围岩的控制,即临时支护。 我矿掘进巷道主要采用钻爆法进行破岩。如果打眼效果不好或炸药量控制不好,直接影响巷道的造型,并对围岩造成一定的破坏性。而且爆破后打破了原岩原有的应力平衡,围岩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果暴露的围岩不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围岩就会松动开裂、离层脱落,给后期永久支护作业带来极大困难,甚至会造成工作面顶板冒落、片帮伤人等事故。所以,炮后对裸露围岩采取什么方式及时进行支护,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进行控制围岩至关重要。 《煤矿安全规程》里明确规定:掘进巷道从掘进到架设永久支护前,工作面应预先架设临时支架或前探梁,严禁空顶作业。掘进工作面放炮后大部分的矸石(煤)堆积在迎头,直接架设棚子、打设
锚杆、砌碹等都无法在大量浮货的基础上进行支护。为了防止裸露的顶板及两帮出现离层冒落、断裂片帮伤人现象,在架设永久支护前必须及时架设安全可靠的临时支护,出货、永久支护等工序才能安全顺利地进行。下面重点论述
锚杆巷道掘进的炮后临时支护问题。 我矿掘进工作面的炮后临时支护,最早期采用圆木戴大帽进行点柱支护,后期采用摩擦金属支柱和单体液压内柱挂铰接梁进行支护,再后期也用过棚式支架进行临时支护。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效果都不太好,而且也无法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因为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在存有大量矸石(煤)的浮货上架设临时支护,就得必须挖出柱窝或腿窝至硬底,否则支柱不牢固,往往带来更大的危险。控柱窝或腿窝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顶板及两帮浮石、危岩处理不好,也容易造成事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矿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不断地改进,最后研究出了轻便简易的套管金属前探梁临时支护,具体制做和使用方法如下: 1、先用三寸铁管截几根0.3米长的短管,在每个短管上钻洞(约3公分直径),在洞口焊接螺帽(螺帽必须跟
锚杆配套),再截几根2米-2.5米长的二寸铁管,套管前探梁就做成了。 2、工作面放炮后,用长把工具处理掉工作面迎头的松动浮石和裂茬危岩,将迎头附近的锚杆重新坚固一遍。 3、将三寸套管上焊接的螺帽对上工作面最前一排锚杆的螺纹拧上。锚杆露头一般为2-3公分,套管螺帽拧紧至锚杆的托盘螺帽,并按巷道的前进方向排列好。 4、将2寸管插进3寸套管,前探至工作面迎头。 5、在相邻两根探梁上铺设半圆木或刹杆,用排楔刹紧。 6、为了不影响正规锚杆的架设,前探梁必须向两边叉开,让出打锚杆眼和上托盘的位置。 7、套管前探梁根据巷道宽度,围岩状况以及锚杆布置情况,可以布置两排,也可布置三排,甚至更多。 在有前探梁的基础上,人员就可以进入工作面进行出货及永久支架等的作业。将套管金属前探用在锚杆巷道的炮后临时支护上,操作安全方便,支护时间短,使用效果特别好。 另外在遇断层、破碎带时,为了加强支护,也可在套管前探梁上铺设金属网,迎头加打点柱进行维护,使用起来比其它形式的支护更为简捷方便;套管金属前探梁支护也可用在砌碹巷道的掘进中,在碹帽上边顶板架设两排锚杆,锚杆的间排距根据巷道围岩状况和循环进度进行调整,最关键是炮后能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支护,控制围岩。 我矿近年来在锚杆巷道中使用套管前探进行工作面炮后的临时支护,既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围岩,又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掘进巷道的工程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观,而且也提高了掘进速度。 煤矿安全生产贯穿着井下每一个生产环节,都说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只有把握好井下的每一个生产环节,才能真正做到安全生产。